(来源:储能网)
中国储能网讯:
7月28日,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一纸《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,将这片西北新能源热土推向行业焦点。方案不仅明确了现货市场0.56元/千瓦时的价格上下限,更以"不得将储能作为项目前置条件"的表述,为持续数年的新能源配储争议画上句号。
在这场以市场化为核心的改革中,宁夏正以独特路径探索储能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,其政策设计既呼应国家136号文精神,又暗含与山东、内蒙古等地的差异化选择。
2025年上半年,宁夏储能产业交出亮眼成绩单,111.5万千瓦/287万千瓦时的储能电站并网运行,通过充放电增发新能源电量16.2亿千瓦时,相当于为电网额外注入453万千瓦的调峰能力。
这一数字背后,是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"沙戈荒"基地孟家湾295MW/590MWh储能电站的投运,作为"宁电入湘"特高压工程的关键支撑,其单日最大充放电功率可满足15台30万千瓦火电机组的顶峰需求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2025年第一季度宁夏新型储能新增装机727MW/1451.1MWh,居全国第二,其中电源侧项目占比超九成,显示出与河北、山东等电网侧储能主导省份的显著差异。
这种发展态势,与宁夏"十四五"规划中"2025年新能源装机占比65%"的目标形成强力呼应。数据显示,上半年宁夏新能源统调发电量达367.59亿千瓦时,占总发电量的34.66%,同比提升4.5个百分点,储能系统月均综合利用小时数达98小时,较2024年提升近两倍。
此次征求意见稿的核心,在于构建"市场交易+差价结算"的双重机制。根据方案,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,通过报量报价或接受市场价格的方式形成电价,现货市场申报价格暂定上限0.56元/千瓦时、下限0元/千瓦时。
这一设计较国家136号文的"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竞价上限"更具灵活性,也与山东将存量项目机制电价定为0.3949元/千瓦时(含税)、增量项目竞价上限0.2595元/千瓦时的做法形成对比。
在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上,宁夏对2025年6月1日前投产的存量项目,给予分布式项目全电量、集中式项目10%电量的机制电价保障,执行本地燃煤基准价0.2595元/千瓦时;增量项目则通过竞价确定机制电价,上限同样为0.2595元/千瓦时,执行期10年。
这一安排较山东"集中式项目全电量入市,分布式可选择、机制电价按国家上限执行"更显谨慎,也反映出宁夏对本地煤电基准价的依赖——0.2595元/千瓦时的机制电价,既低于山东的0.3949元/千瓦时,也低于内蒙古蒙东0.3035元/千瓦时的储能容量补偿标准,暗含区域电力市场定位的差异。
尤为关键的是,方案明确"不得将配建、租赁储能作为项目前置条件",此举直接回应了行业长期诟病的"为配储而配储"现象。对比山东"支持分布式光伏委托代理商参与竞价"、内蒙古"构建容量补偿+现货交易机制"的政策设计,宁夏的选择更侧重于通过市场机制释放企业自主权,避免行政手段对储能配置的干预。
在国家136号文框架下,宁蒙鲁三地政策差异呈现三大维度特征。市场准入与价格形成方面,山东要求2025年5月前投产的存量项目全电量入市且执行国家电价上限,宁夏对存量项目保留10%电量保障并设定增量项目竞价上限为本地燃煤价,内蒙古则通过"容量补偿+辅助服务"机制构建差异化收益模式。
储能配置层面,三地均取消储能前置要求,但山东设置2025年竞价申报充足率不低于125%的硬性指标,通过市场竞争倒逼企业自主配置储能,宁夏则依托现货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储能投资。
绿电交易衔接上,宁夏明确机制电量不再参与绿电交易以规避重复收益,山东则采用"三者取小"原则确定绿证收益,强调绿证与电价的分离计价。这种差异体现宁夏对市场重叠的审慎态度,山东通过政策细化激活绿证市场,而内蒙古正探索新型盈利机制,共同折射出各地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差异化路径选择。
宁夏政策的出台,标志着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从"政策驱动"向"市场驱动"的转型迈出关键一步。其取消储能前置条件、建立差价结算机制、设置灵活价格上下限的做法,既符合国家"区分存量增量、责任公平承担"的改革方向,又因地制宜地融入了本地电力市场特征。
对于储能行业而言,这一政策释放出明确信号,未来储能的价值将更多通过市场交易体现,而非依赖政策补贴。企业需加快技术迭代,提升储能系统在现货市场的报价能力与充放电效率,同时探索"储能+绿电""储能+辅助服务"的复合收益模式。
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,宁夏正以"探路者"的身份为全国新能源发展注入新动能。当0.56元/千瓦时的现货交易上限与0.2595元/千瓦时的基准电价形成合理价差,111.5万千瓦的储能设施得以在电力市场中自主优化报价策略,这一创新实践既激活了市场主体的参与热情,又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弹性空间。
这种制度设计与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,正在西北地区催生出具有示范意义的能源变革样本,不仅实现了清洁能源的高比例接入,更通过价格信号引导储能资源科学配置,为全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出可复制的路径。
具体原文如下:
二审:裴丽娟
三审:潘 望
由于微信改版,关注后请点击右上角,选择“设为星标”与“置顶”,以获得最新的文章更新 ]article_adlist-->投稿联系 ]article_adlist-->电话:13661266197(同微信)
]article_adlist-->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A座11层
]article_adlist-->官网:www.escn.com.cn
]article_adlist-->投稿邮箱:ly83518@126.com股天下在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